医院给病人输血时,如果当血液输完后不及时处理就会出事故。应用输血电子报警器,可有效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其原理电路如图185所示,它由光源S、血流玻管B、光电变换器件VT1(光敏三极管)、晶体管VT2、VT3组成的电子开关及发声报警部分组成。其中B的上端接输血瓶下面的套管A,B的下端接输血用的莫非氏管端头的套管C。
当光源的光束经血液的玻管B时,因大部分光被阻挡,所以晶体管VT2、VT3不导通,继电器KL不吸合,接点KL1-1处于常开状态,此时声报警器不工作,扬声器无声音。
当血液快输完时,光束直射到光电晶体管VT1(3DU22)上,使晶体管VT2、VT3(3DG12)导通,继电器KL吸合,接点KL1-1闭合,声报警器电源接通,扬声器发出报警声。
声报警器由集成时基电路IC1和IC2(5G1555)组成,IC1(5G1555)构成超低频振荡器,振荡频率为1Hz左右,IC2构成音频振荡器,且受超低频振荡信号的控制。音频振荡频率由超低频振荡器调制成两个频率,当IC1输出高电平时,IC2振荡频率低。当IC1输出低电平时,IC2振荡频率高,从而发出“滴、嘟、滴、嘟……”的声音。值班护士听到报警时,就可及时作出处理。
(钱如竹)
图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