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笔记

创业笔记网:www.09010.com
创业逐光,笔记引航,开启创业智慧

农民网上卖瓜竟然赚了400万

[北京创业网-www.09010.com]消息:

北京大兴区西黄垡村是远近闻名的种瓜示范村,从2004年开始,在榆垡镇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采用了多层覆盖的西甜瓜管理措施,使产品比其他地区早上市11天,但这也给瓜农们带来了难题。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比较怵,”西黄垡村村民宋李说,“不了解市场到底是个什么价,虽然收成很好,可是我们庄稼人成天待在地里,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就怕被狡猾的瓜贩子给‘忽悠’了,收成再好也卖不上价啊。”

    可是今年,宋李的担心成了多余的。今年48岁、只有初中文化的宋李坐在电脑前,轻松地用鼠标点出了“农业信息网”,他一边向记者展示他经常浏览的网页一边说:“你看,各种蔬菜甜瓜的最新市场价格都在这上边呢,这回谁也别想蒙咱们。”

    “从今年4月到现在,我们通过互联网找客户,卖出60万公斤的西瓜和甜瓜,赢利400万元!”西黄垡村妇联吴主席激动地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啊,我们农民也上网谈生意了!”

    过去卖瓜是瓜农最头疼的事

    西黄垡村位于京开路西侧,是榆垡镇最北边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棚专业村,有农户287户1000口人,全村建起钢架大棚375个,全部种植西甜瓜,2004年曾销售西甜瓜达100余万公斤。今年,在原有的375个钢架大棚的基础上,区镇村三级共同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150座日光温室。

    但每年5月份,西甜瓜上市的时候,瓜农们都很头疼。“每年这时候,我和老伴都得扔下地里的活儿,开着车颠簸一天赶到新发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去,”58岁的种瓜示范户高阿姨说,“耽误一天工夫不说,到了市里都晚上了,根本卖不上好价钱,而且一路颠簸还会摔坏一些西瓜。”

    “真的很头疼,”宋李说,“更要命的是,大多数的农民都不擅长讨价还价,经常被小贩们合起伙来打压瓜价。”

    另外,瓜农、菜农们经常由于不了解市场上最近需要什么而空跑一趟。去年茄子刚下来的时候,宋李抽了一天农闲,从自家的地里摘了满满一车茄子拉到市里去卖,结果到了才发现,市场上的茄子很便宜,根本卖不上价。可是如果拉回去,用不了几天就得烂掉,到了晚上,宋李终于决定低价卖了算了,赔就赔了吧,但是到了晚上,更没人愿意买了,一气之下,宋李把一车茄子都扔到路边的水沟里了。

    “会种不会卖”成了村民们的头等难题。尽管在村干部的组织下,村里在西甜瓜陆续上市的时候,曾派专人前往各大超市、各大批发市场了解行情,帮助瓜农在北京市沙子口等农贸批发市场销售西甜瓜,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刚开始对网上卖瓜将信将疑

    培训是区里组织的,西黄垡村在区政府的资助下,配置了20台电脑,安装了宽带,并在每周六开一天的电脑课程,请在校大学生来教农民上网。

    第一期培训班是宋李负责组织的,“刚开始,我们都对上网卖瓜将信将疑,”他说,“村里的瓜农以前基本上都没有上过网,大家都不相信通过这玩意儿能让我们坐在家里就把地里的西瓜卖掉。”

    由于电脑的数量有限,所以第一期培训班重点在一些种瓜、种菜的示范户中挑选学员,种瓜示范户高阿姨就是其中之一。据村里的机房负责人介绍,这批学员的年龄平均在40岁左右,文化水平基本在小学到初中之间。

    在村委大院的一间大瓦房里,20台顶级配置的电脑正在高速运转着,这就是西黄垡村的“数字家园”,刚从自家的蔬菜大棚里回来的高阿姨正在浏览村里的蔬菜供求网的网页。

    “最难的是打字,”高阿姨笑着说,“刚开始,找不到对应的字母,就用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敲,真是太慢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创业笔记 » 农民网上卖瓜竟然赚了400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