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困倦时,身心松弛,休表皮肤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本电路可检测这一信息,并将其转换成为电信号加以放大,再启动“电击”装置,惊醒瞌睡者。
电路工作原理:
见图222所示,检测电路主要是一放大倍数较高的晶体管复合放大器。人体的表皮电阻作为复合管的下偏置电阻,由探测器接入电路。平时复合管因反偏置而截止,一旦皮肤阻值因困倦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管子转为导通,使干簧继电器动作,接通报警电路的电源。报警电路是由VT4(3AX31)、R、C等组成的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振荡电压经L3升压,产生高电压、微电流的“电击”信号来刺激困倦者。
元件选择和制作:
VT1~VT4的β值均大于50,VT1用3DG6管,VT2用3DG12,VT3用3DK4;VD用2CP10。R用1/4W的碳膜电阻。变压器用CEI10型,10×12.5mm铁芯,L1、L2用Φ0.21~0.31mm漆包线分别绕55、35匝,L3用Φ0.06~0.1mm漆包线绕1000~2000匝。探测电极为Φ20mm铜片,用导线焊在电路1、3端上。报警电极如法炮制。
图222
调试与使用:
电路焊好检查无误,先短路继电器触点,开机,变压器应有“吱吱”声。此时用手碰电路2、3端应有较强电击感,否则检查变夺器同名端是否接反了,或调节电阻R使电路起振。电路正常后,将探测极分别贴在头部两侧太阳穴上,报警极贴在前额正中印堂穴,均须与皮肤良好接触。
调RP使复合管工作在临界状态,当有电击感时再将RP值略调大一点即为最灵敏。一旦受试者打瞌睡时能被电刺激惊醒,整机调试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