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笔记

创业笔记网:www.09010.com
创业逐光,笔记引航,开启创业智慧

十八亿大富豪的七彩事业成功路

[北京创业网-www.09010.com]消息:

作为一位资产高达18亿的富豪,对于“富贵”,王玉锁有这样的见解:“富”是通过挣钱得来的,“贵”是通过回馈社会赢得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富贵”。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看重致“富”,更看重显“贵”。

    在王玉锁的履历上,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一串长长的头衔: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工商联副会长、廊坊市政协副主席、廊坊市工商联会长。

声名显赫,如日中天,用来形容如今的王玉锁与其领导下的新奥集团实不为过。但谁能想到,十几年前王玉锁还是一个三年高考落榜骑着自行车卖煤气罐的小伙子。

    坎坷中探索

    1964年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胜芳古镇的王玉锁,创富之路并不平坦。


    三次高考落榜,令他不仅有些心灰。于是放弃学业,开始做些小生意。王玉锁卖过葵花子、卖过啤酒,还卖过女用泡泡纱背心,后来还做过一家塑料厂的业务员,但都没有赚到什么钱。对于种种周折,如今的王玉锁并不讳言,反而感谢这一切让他具备了承受巨大市场压力的良好心态。事实上,他正是在经历了对各种行业的探索和尝试之后,偶然间进入了燃气行业,并扎根于此,不曾动遥

    1986年春节,生意失败的王玉锁拿着100块钱,准备去租车跑运输,没想到人家又不许租车了。在茫然之际,他忽然想到倒腾燃气能赚钱,于是半途改道来到任丘。在任丘,经邂逅认识的一位熟人帮忙赊到一罐液化气,他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将液化气罐拉回家,做起了经销液化气生意。没想到无意的选择竟然对了路,几天时间,液化气罐卖出去四十多套,净赚一千多元。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对液化气开始实行“国家定价和市场浮动”价格双轨制。生意虽然做得并不轻松,但价格的双轨制还留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随着市场不断扩大,几年时间里,王玉锁就赢得了创富的“第一桶金”。

    “西气东输”带来机遇

    1989年,王玉锁成立夏利出租车公司,开始了他从谋生计到创富的最初历程。在王玉锁看来,罐装液化气显然不能成为自己的事业,这时的发家并不代表创业。

    经营出租车公司的时候,他从汽车加油的巨大开销看到了石油产品的巨大市常当时的石油都是由国家垄断经营,但王玉锁还是看到了石化贸易中的市场空间。虽然石化贸易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直接财富,但却为他积累了在这个行业的“无形财富”——包括人缘、对行业的市场敏感和对未来市场的思考。

    90年代初期,天然气下游行业开始逐渐“松口”,允许国有零散气井与外界合作开发。王玉锁得知消息后,壮着胆子在华北油田包了几口气井,正式进入天然气行业。当时,适逢廊坊开发区成立,凭借经营液化气的良好口碑和经验,在不用政府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作为民营企业的新奥抓住了这一机遇,1992年,王玉锁成立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而后以市场化方式为廊坊市开发区供气。1994年,王玉锁延伸优势,把管道输送燃气项目引入廊坊市区,使廊坊市成为河北省第一个用上管道天然气的城市。此时,国内其他燃气公司刚刚诞生,新奥已经通过在廊坊取得的成功积累了很多专业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和资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创业笔记 » 十八亿大富豪的七彩事业成功路
分享到: 更多 (0)